隨著“滴”的一聲,司機張師傅將ic卡從智能讀卡器中取出,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監管卡口的道口擋桿自動抬起,最后一批滿載尿素的平板車通過重載車輛通道緩緩駛入張家港保稅港區內。已在卡口連續奮戰了一個星期的關員小周瞄了一下卡口值班室的掛鐘,他如釋重負的伸了伸懶腰,臉上綻放著滿足的笑容,這一幕,定格在10月14日凌晨1點。
原來,這是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加班監管化肥出口入區的現場。根據國家對化肥出口管理的相關規定,5月16日到10月15日是國內化肥消費的淡季,對出口氮磷二元復合肥實行5%的淡季出口關稅,而過了10月16日,就要實施75%的旺季關稅。而浙江農資集團在10月初正有一批剛生產完成的9200噸的化肥要出口至保稅港區,由于此批數量較大,國慶長假已經影響了裝卸和運輸,如不能趕在15日之前全部運進區,就無法完成報關放行手續,貨物就要按照旺季的高稅率征稅,企業要面臨巨額損失。
由于時間緊迫,要將近萬噸的化肥短時間內全部運進區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時間就是利潤,企業的難題就是命令,保稅港區海關在得知這一情況后,迎難而上,迅速成立了應急通關小組。一方面針對區內倉儲企業庫容緊張的實際情況,召開協調會,見縫插針,實行分庫儲存,最大限度利用倉儲空間滿足存放要求;另一方面,應企業申請,緊急協調報關代理、運輸、倉儲等單位,在貨運卡口實行24小時的不間斷作業,隨到隨卸,隨卸隨運,確保物流的暢通。經過一個星期的緊張忙碌,確保了在淡季稅率適用日結束前,完成了全部化肥入區的卡口驗放手續和報關工作,這也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浙江農資集團出口業務的關務張經理對此感慨良多:“今年的化肥出口稅率雖然較去年略有下降,但受制于國內、國外需求的整體疲軟,企業整體運營情況很不理想,生產經營困難重重。海關的高效服務像是給我們送來了冬日暖陽,真正體現了人民海關為人民的精神,是我們國家機關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真正成果。”
(王輝/文)
前2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南寧海關破獲走私玉米大案長沙海關簽發湖南首批對馬來西亞RCEP原產地證書印度洋航線威海口岸電子關鎖轉關業務突破萬票為臺灣水果新鮮護航高欄海關助力中國大米出口非洲加快通關便利化改革 32萬家企業“屬地申報、口岸驗放”